2012年5月18日 星期五

文學,總在生活與生命之中

早上無聊看了一下Tom Hiddleston的推,
看到了一段有趣的推文。


原來Tom是在跟Ewan McGregor打招呼呢!
寫了一段讓我一頭霧水的話後,
Tom終於還是乖乖的打了招呼。XD

Ewan McGregor也是我很喜歡的英國演員之一,
對我來說,他有一種清明透亮的氣質,令人感覺舒服。

當我正困惑的同時,
看到Ewan也回推了。

當場沒笑出來!
好吧!雖然我不曉得你們到底在幹嘛,但鐵定是某種「暗號」吧?
於是查了查,
原來,Tom引用的是奧賽羅裡面Cassio見到Iago夫婦時,對著Emilia說的話。講完之後Cassio還親了Emilia。(所以您是把Ewan當成Emilia了嗎?XD)
Ewan的回應也很有趣:去旁邊搬椅子來!XD
雖然這兩段對話並不是在同一幕出現的,但也成了有趣的另類對話。

我喜歡他們這種對話方式,好似文學總在他們的生活之中,信手拈來,就能是彼此能會心一笑的清談。就好似Mark在PBS的線上對談中引用了Dorothy Parker的詩,或是在推上面提到tumbrl(當有粉興高采烈的以為抓到Mark拼錯字而洋洋得意時,Mark也只是叫她回家做功課...),那是一種奇特的感覺,好似這些文字有了生命,總會在適當的時間點跑出來。

當然,最早讓我感到被震撼的,其實是Benny的訪問。


在My Cultural Life的訪問中裡面提到:

Q:Poems by heart?
BC:Love song of J. Alfred Prufrock and Ode to Nightingale.

喔我的天!這兩位的詩對我來說真是遙不可及。不僅是文字本身的進入障礙,更多是因為文字所承載的意象,那些隱喻、那些心境的轉折,對我來說,更是難以攀爬的高峰。如果對Keats而言,死亡與病痛是他生命中揮之不去的存在,那麼對於死亡的渴望、對於生存下去的希冀,到底是哪種潛藏的誘惑,使得Benny熱愛這首詩?


而在Alfred Prufrock作品中的糾結,則讓邊查資料的我,幾度快要崩潰。原諒我缺乏文學氣息,只是閱讀Love song的當下,真的很想拿鍋子從Prufrock的頭上敲下去。他彷彿困在他的世界裡,走不出去,也無法得到平息。困獸之鬥嗎?也許。

兩種風格迴異的詩,卻都是Benny的最愛。這是Benny內心中的分裂人格的部份嗎?或許就如同後面問題問到的:

Q:James Dean or James Stewart?
BC:Oh, no! That is, that you’re digging deep into my soul of spilt personality. Both!
「不,你在深度發掘我靈魂中那分裂的人格。兩個都選!」

讓我想起Mycroft形容小夏時所說的話:What might we deduce about his heart?我們又有什麼辦法能理解Benny的內心世界呢?

Benny回答問題時,常常會有種特殊的美感。聽他在積家裡的訪談就知道。
而這個訪談裡,這段是我非常喜歡的一段:

Q:Your favorite hour of the day?
BC:Eh, dusk and dawn. Transition hours, the magic hours when life changes.

非常有畫面感,不是嗎?^^

而在早先的一篇訪問,問到Benny喜歡的作家,ㄜ.....

BC:Nabakov, Dostoyevsky, Dickens, Paul Auster, William Boyd, Ian McEwan, Martin Amis, Julian Barnes, Nancy Mitford, AS Byatt, Beryl Bainbridge, Hilary Mantel, Andrea Levy... Must get on and read more of them!!!
除了狄更斯,其他通通不認識...>"<

其實,讓我感觸頗深的原因倒不是因為這些作家我幾乎都不認識的這件事情,而是,反過來想想,在台灣,其實很多年輕一輩的孩子也都不閱讀了。朋友抱怨甄試大學部的學生時,學生在自傳中提到很愛看小說(這讓朋友驚喜了一下),於是朋友問:你喜歡誰的作品?學生回答:吳淡如。這沒什麼不好,只是,我們似乎不怎麼閱讀經典作品了。如果,我們連閱讀的興致都沒有,文學怎麼可能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伴隨大量的影像涉入、伴隨大量的微型對話的產生,我慢慢發現,我們正在喪失準確使用文字表達心境與事物的能力。慢慢的,我們的文字沒有意象、我們的對話沒有美感、我們的論述缺乏嚴謹與邏輯、我們的思考欠缺深度,最令我害怕的,是我們對周遭的事物沒有感覺。這才是最恐怖的事情。

總有人看完BC的訪問後會說,BC很有想法、BC的訪問很適合練習英語,因為文字很優美、語句結構很嚴謹。語言不應該困惑思想,反而應該成為思想流動的出口。而這絕對需要學習、練習,最好的老師,不就在書本中了嗎?

最後 ,還是回到Tom Hiddleston吧!
前陣子發現他也曾經錄了一系列的詩,其實包括我很愛的:He Wishes For The Colths Of Heaven by W. B. Yeats.
週末的夜晚,聽聽Benny,聽聽Tom的聲音,優雅入眠*^^*
Youtube不給發音頻,勞駕這裡聽

-----------
5/20更


這孩子要不要這麼文藝青年阿!
這整段對話其實挺美的呢!(可以當作文範本了!)
自由原來比約束更令人驚恐。
太過自由,反而是失序的開始...
對我來說,"what do you have to do?"顯然要比"what do you want to do?"更重要,
因為,我已經自由太久啦~~

2 則留言:

  1. Ian McEwan就是電影 (BC有份的那套)原著小說的作者哦~ 反而狄更斯沒有把名字放在一起就認不出來 一3一

    回覆刪除
    回覆
    1. 想起來啦!贖罪是Ian McEwan的做品。^_^
      看樣子喜歡BC也是有非常正面的意義的,可以認識很多作家。

      刪除